聽著有道理不代表做著有道理
有不少人和我說“老師不能講雞湯,不能講理論,不能講空話”。但是什么是雞湯,什么是理論,什么是空話?有人說正確的廢話就是。
其實在培訓課程里,相信任何一個老師都會負責任地講一些自己認為或者踐行過的方法論。但是這些方法論一定有其適用的環境(情境),甚至很多都是來自于個案。那么,老師在設計課程時就可能需要想到我們學員的起點技能(知識基礎)是否適合學這些方法論?我們學員所在的企業這些方法論是否可行?我們的學員如果都是一個個的凡人,他們能否主動去踐行這些知識?
同時,作為培訓經理在考察外部培訓師時,也應該對老師所講方法論是否適合所在企業的環境,要考慮到學員的知識基礎是否適合用這位老師的方法論?當然如果是內訓師,那就另當別論。
上課很激動不代表課后有行動
“培訓的結束只是學習的開始。”然而,課上激動課下不動是培訓界的常態。學員出現這樣的狀態是正常的,這就是是“從知到行”的巨大溝壑。如同眾多胖子都知道減肥的方法但是不能踐行或者堅持不下去。也類似于我們聽了成功學的偉人的方法論只是興奮一下一樣。
而如何讓學員能夠課前課上尤其是課后動起來是每一個培訓人應該給予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也就是績效改進領域常講的“績效干預措施”,我們不能寄希望于“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所以培訓經理或培訓師應該成為學員行動的陪伴者、引導者、反饋者。
課前不努力等于白費力
大家知道“433”理論,如果培訓經理能在培訓前投入更多時間和精力,相信培訓效果一定會更好起來。這包括,需求挖掘(請注意不是調研)、學習體驗設計、激發學員期望、安排課前作業等等。
而同時,學員如果能夠在課前就能夠進入到學習狀態中來,相信培訓效果也一定好起來。
上課不練習等于白學習
“備課時折磨老師,上課時折磨學員”。其實培訓重點在訓,要讓培訓的轉變發生在課堂上,而不是寄希望于學員自己下課后再去轉變。這要求培訓師在設計課程時每一個知識點都要加強練習,而且一定是在學員真實工作情境下的練習。也就是練習的案例背景是學員的真實案例。這會幫助學員在課堂上發生一定的知識遷移。
如果在課堂上沒有練習,就使得大量的培訓狀態變成學員的被動學習而不是主動參與式學習。學員參與度大大降低,學習效果大大折扣。同時,也使得知識變成了“聽著有道理。”
這也要求培訓經理在選擇外部培訓師或者是自己設計學習項目時,要增加更多學員的對抗式練習活動,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刺激度設計“。讓學員在真實情境真實狀態下完成對抗,在提升學員投入度的同時完成知識的遷移。
課后不推動基本不行動
這也是在觀察了大量培訓項目后的結論。未必是一個學員都不行動,但是如果培訓經理不采取跟蹤措施,即使學員有行動我們也不知道,不是嗎?
所以課后推動措施是真正的績效干預措施。這包括布置課后實踐活動、安排學員總結反思、發現好的案例并促動分享、給予學員相關的反饋、收集好的素材實現課程或項目的迭代。所以“433“后面這個3是最難的30%,也是考驗培訓經理功力的30%,我們一直說落地,如果我們不在培訓后付出更多的經歷,再好的老師再好的課程也是枉然。
所以,落地是跟蹤推動而來的。